小兒科醫師黃瑽寧:新好男人,要學會傾聽
雖然因著在媒體曝光的名氣,小兒科醫師黃瑽寧的門診量大增,
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黃瑽寧,和多數刻板印象裡的醫師不一樣。
黃瑽寧晚上、週末謝絕一切應酬,回家跟妻子「換手」帶小孩;
他是小兒科「大老」黃富源的兒子,二○一一年他出書分享父親的「
不只一次,他在各種專訪裡談到,身為虔誠的基督徒,
「現在疫苗愈來愈發達,會致命的疾病愈來愈少,
例如有個腹痛半年的小孩,在各大醫院歷經吃藥、灌腸、
因為在第一線看到孩子們在當代忙碌的時間節奏, 以及崩解的家庭關係中所受到的身心傷害;因為知道「陪伴」 的無可取代,黃瑽寧決定說服高學歷、能力強的另一半Grace, 請育嬰假在家裡全心照顧剛出生的孩子。
第一胎順理成章,但經過一年操勞與失去成就感的慌張, 第二胎的出生,卻讓 Grace 身心俱疲。夫妻關係也因為這樣的「承諾」受到挑戰。
從夫妻的衝突經驗裡, 黃瑽寧重新反省了現代家庭中男人和父親的角色。
曾經,他的父親黃富源,辛勤工作卻花很多時間值班, 很少時間在家。父親帶給他的影響,是權威多於親密感的。 看著母親的辛苦與感嘆,讓黃瑽寧很早就希望,自己能成為一個「 不一樣的丈夫和爸爸」。
也因此,問小兒科醫師黃瑽寧下一本書最想寫的題材是什麼, 婚姻年資只有三年的他竟然回答:關於婚姻!
「我想寫給我太太,和所有像我太太一樣,在工作與家庭中掙扎、 為家庭和小孩有所犧牲的女性,讓她們知道自己的價值; 同時也寫給跟我一樣的男性,一些反省和建議。做為男性, 在婚姻和家庭裡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,如何做得更好?」 黃瑽寧如此期許。
在以父權為中心的家庭裡成長, 卻要在女性意識高漲的環境中經營婚姻,這不僅是黃瑽寧的困難, 也是新世代所有年輕爸爸們的處境。專訪中, 黃瑽寧也分享自己想做為「新好男人」的學習、體悟、改變與調適。
第一胎順理成章,但經過一年操勞與失去成就感的慌張,
從夫妻的衝突經驗裡,
曾經,他的父親黃富源,辛勤工作卻花很多時間值班,
也因此,問小兒科醫師黃瑽寧下一本書最想寫的題材是什麼,
「我想寫給我太太,和所有像我太太一樣,在工作與家庭中掙扎、
在以父權為中心的家庭裡成長,
Q:父母親的相處如何影響你的婚姻?
A: 我父親是很典型的傳統男性,勤奮工作,安定家裡的經濟。對家庭, 他就是每天回家吃晚飯,每晚六點左右,我就站在陽台上, 盼著父親的身影從巷口出現。
回到家,他頂多和我說聲「哈囉」, 接著餐桌上就是媽媽努力的說話,營造其樂融融的氣氛, 爸爸只是埋頭吃飯,然後坐在客廳看醫學期刊。久久一次, 他會和我下
盤棋。
小時候,曾經有段時間,爸媽會吵架,不是那種大吵, 但可以感覺到家裡的氣氛有些緊繃。因為媽媽是個感性的人, 她想要爸爸聽聽家裡發生的事、聽聽她的心情。
但爸爸很怕煩,他在醫院耗盡所有精力,認為家裡的事, 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。一直到現在,他仍然不用信用卡和提款卡, 生活全靠我媽媽張羅。媽媽和我談起爸爸,心情很複雜, 一方面以他的成就為榮,感恩他在經濟上給我們一個安穩的家, 但也感嘆這一路的辛苦。
Q:你對自己的家庭生活與婚姻有什麼想像和期待?
A: 時代不同,婚姻裡的細節,例如親子、夫妻互動、家庭生活的模式, 已經沒辦法套用我父母的方式。 有更多其他的刺激幫助我建構我想要的家庭生活。
我深信,一個家庭的和諧取決於夫妻之間的感情, 以及他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。這是家庭幸福的鐵三角, 我認為沒有其他理論可以取代。
A: 我父親是很典型的傳統男性,勤奮工作,安定家裡的經濟。對家庭,
小時候,曾經有段時間,爸媽會吵架,不是那種大吵,
但爸爸很怕煩,他在醫院耗盡所有精力,認為家裡的事,
Q:你對自己的家庭生活與婚姻有什麼想像和期待?
A: 時代不同,婚姻裡的細節,例如親子、夫妻互動、家庭生活的模式,
我希望妻子在育嬰假期間,能夠很享受家庭生活帶給她的快樂; 也希望我們可以一起靈修、禱告、讀經,和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。 但這給我一些壓力,因為我不可能為她的快樂負責; 或許我的決定是錯的,或許我覺得這麼做,妻子會快樂, 可是她不一定有同樣的感受。
不過,我不斷努力,一直告訴她,我的想法或決定, 其實只有一個目標,就是希望我們兩個能夠開心。
婚 姻有許多的挑戰、困難和不確定,每天都在發生。 要如何在婚姻裡過得開心或很有信心,是困難的功課, 我一直都在學習。我非常強調在結婚之前,一定要做婚前輔
導。我們為了考大學,花了好多時間念書,大學只念四年, 我們卻為這四年做了很多的功課。而婚姻是要經營四、五十年, 卻很少有人在進入婚姻之前,特地花時間
去學習婚姻是怎麼一回事。
我覺得婚前輔導很重要,藉由別人給我們的經驗, 前輩留下來的一些盲點,洞悉婚姻在浪漫的電視劇、 小說裡不會出現的
一些現實挑戰。
婚前輔導時,兩個人也可以事先談到婚姻裡的種種細節, 例如小孩誰帶、經濟如何分配……等, 這可以降低想像和現實的衝擊。假設婚前輔導時,
女方提出了不想帶小孩,但婚後必須妥協,至少男方可以明白, 在這個項目上,女方是有犧牲的,日後溝通、 相處的態度比較容易調整。
不過,我不斷努力,一直告訴她,我的想法或決定,
婚 姻有許多的挑戰、困難和不確定,每天都在發生。
我覺得婚前輔導很重要,藉由別人給我們的經驗,
所以,能先了解進入婚姻的甜美與哀愁, 其實有助婚姻裡兩性的平衡。
Q:談談現實上你和妻子在面對育嬰假的衝突,如何化解?
A:在教會做婚前輔導時,我太太很豪爽的說,小孩就是要自己帶, 工作反正是一直忙碌,沒什麼好留戀, 她最想要的是一個美滿的家庭。所以,第一胎請育嬰假沒有衝突, 直到生產當天早上她還在工作,隔天才請育嬰假。結果, 她發現帶小孩和她想像的完全不一樣。
人沒生養過小孩,就不知人生的真實滋味。 世界上有非常多事情遠遠超過我們所能控制,包括孩子的健康、 基因。我的門診裡有些媽媽,孩子天生有問題,她們非常矛盾, 恨不得當初懷孕時,就把孩子拿掉; 卻又恨不得每天都能好好照顧這個孩子,天天都活在這種矛盾中, 又無能為力。
但即使是生下健康的小孩,也有很多事無法掌握,如母奶量的多寡、 寶寶換了奶粉便祕、哭鬧不休、怎麼哄都不睡覺…… 育兒過程有太多無法控制的變數,這和我太太過去的生活, 有很大落差。她的父母是教職人員,她從小品學兼優, 一路念到國外留學,在知名品牌藥廠擔任行銷工作。
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看到成果,但養育孩子, 結果來得非常慢,看不到將來的酬賞在哪裡。 甚至會看到別人的負面例子:有些人為孩子付出一輩子, 但是小孩卻很糟糕。對我太太來說,在家帶孩子的不確定性太高, 她感到非常的孤單。
Q:談談現實上你和妻子在面對育嬰假的衝突,如何化解?
A:在教會做婚前輔導時,我太太很豪爽的說,小孩就是要自己帶,
人沒生養過小孩,就不知人生的真實滋味。
但即使是生下健康的小孩,也有很多事無法掌握,如母奶量的多寡、
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看到成果,但養育孩子,
婚前輔導時,我太太想生三個小孩, 但第一次的育嬰假經驗把她嚇到了,甚至猶豫要不要生第二胎。 我也知道,以她的成長背景,不會一輩子在家。所以我和她溝通, 如果我們要生兩個小孩,是不是趕快生,育嬰假一次請, 職場上的空白一次解決。
但 第二個小孩出生時,她對於請育嬰假非常害怕。 一開始同時帶兩個小孩,當然很辛苦,但現在她很開心, 女兒和兒子不一樣,很貼心。她才發現,原來帶小孩不是只
有一種模式,有兒子模式、女兒模式。為了減輕她的負擔, 只要我在家,我會儘量幫忙帶小孩。我要上通告、寫書、看診、 巡病房……工作很多,但我生活的優先順
序,第一是家庭。我會先陪老婆和小孩。
Q:現代有能力的女性都很講求自我的實現, 你在這段溝通的過程中,怎麼說服你的另一半?
A: 之前的總統大選,有個候選人的電視競選廣告讓我印象很深刻。 那位候選人說,現在的年代,不是我說跟我走, 大家就一窩蜂跟隨的時代了。
現在是個多元化的時代,我看到的家庭也是, 有成千上萬種的變化和模式,不再是爸爸當家、 一個人說了算的時代,孩子有自己的想法,太太有自己的夢想。
我是基督徒,《聖經》裡說,父親依然是家庭領導者。 但是面對這麼多元的時代,我認為新世代父親要重新學習, 帶著謙卑、忍耐與盼望,放下威權, 以柔軟的態度做一個新時代的家庭領導者。
但 第二個小孩出生時,她對於請育嬰假非常害怕。
Q:現代有能力的女性都很講求自我的實現,
A: 之前的總統大選,有個候選人的電視競選廣告讓我印象很深刻。
我是基督徒,《聖經》裡說,父親依然是家庭領導者。
生第二胎前,太太和我說想回去上班,我有些措手不及。 因為隔年的門診、工作量
都已排好。我願意請育嬰假, 但馬偕的制度是請了假就不容易回去了, 醫院裡多的是想升遷的醫生。我一旦離開, 往後的生活就是自己開業,這是很大的改變,意謂
著下半生我們都得這麼過,而我也願意承擔診所醫生的生活。 但我太太會害怕,不敢冒然做決定, 最後我只好選擇由她來請育嬰假。
在婚姻裡,我的 堅持不多,大部分我都順著太太。如果她覺得這麼做開心, 我就支持她。但女性對事情的決定,並不像男生這麼有邏輯。 不論小孩的教養、夫妻的相處,太太都比較
感性。今天覺得這麼做比較好,就決定這麼做; 明天又發現這樣做好像有盲點,換個做法會比較好, 就決定改變那麼做,我鼓勵她有自己的想法和感覺,但有時會讓
我無所適從。
Q:你在這段衝突、溝通的過程中,有什麼「學習心得」?
A: 大部分男人不喜歡太多干擾,希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。 如果事情有太多的不確定或變化太大,男人就容易放棄。就像吵架, 女人常爭得面紅耳赤,想要吵贏;但男人
常常吵到一半,就不和你吵了,他們心底想的是, 我不說總可以了吧。
交手幾次之後,我終於明白,面對女人的「善變」,最重要的是「 傾聽」。這對我來說真的好困難,因為我只想單刀直入, 趕快把問題解決。可是女性的思考模式並
不是這樣,她根本沒有要你解決問題。你今天解決了A問題, 明天她又改變想法,為自己找來了B問題, 我如果一直想要解決問題,永遠解決不完。
這樣的認知,讓我願承擔婚姻帶給我的所有試煉。
在婚姻裡,我的 堅持不多,大部分我都順著太太。如果她覺得這麼做開心,
Q:你在這段衝突、溝通的過程中,有什麼「學習心得」?
A: 大部分男人不喜歡太多干擾,希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。
我發現,我應該學習的是,傾聽她的感覺, 而不是陷在該怎麼解決問題的泥沼中。女性比較細膩的思維, 讓她在面對事情的時候,容易出現掙扎與矛盾, 這是她會遇到的困難。我的角色就是傾聽, 當她真的需要解決方案的時候,我再來表達我的意見。
Q:從男人的角度,你給婚姻中的女性什麼建議?
A: 男人也需要被肯定、被支持,也想被女人了解他的真心付出。 不要讓男人覺得,他付出這麼多,卻得到負面回應。 舉一個我自身的例子:過年我幫忙大掃除,問太太
一句:「這東西原本放哪裡?」她就生氣了, 問我是不是嫌她把家裡弄得太亂。我的付出,卻被她澆了一盆冷水。 我不禁納悶:你怎麼會這麼想呢?為什麼你不能把
我的行為做正面的解讀?
類似的事情多了,我會開始試著說出我行為背後的好意, 讓太太了解。久而久之,她也發現我並不是在否定她,甚至還期待
她一句肯定的話。
《愛之語─兩性溝通的雙贏策略》這本書提了幾種表達愛的方式: 言語、擁抱、送禮……等。男人很簡單, 女人只要用言語向男人表達支持與肯定就夠,如果能在別
人面前獲得妻子讚美,那就太好了。
Q:在這個離婚率高漲的年代,婚姻關係很脆弱, 你自己怎麼看待婚姻的價值?
A:我認為婚姻像買基金,放三、五年可能會跌,除非你看走眼、 選錯人,不然,放個二、三十年,肯定會漲。我父母的婚姻就倒吃甘 蔗,父親現在也慢慢學會表達他的愛情,會送我母親禮物。
看著他們及周遭人的婚姻,我發現,婚姻其實和信仰很像, 一旦做了決定,決定相信與承諾,後面發生的所有事都很合理。
Q:從男人的角度,你給婚姻中的女性什麼建議?
A: 男人也需要被肯定、被支持,也想被女人了解他的真心付出。
類似的事情多了,我會開始試著說出我行為背後的好意,
Q:在這個離婚率高漲的年代,婚姻關係很脆弱,
A:我認為婚姻像買基金,放三、五年可能會跌,除非你看走眼、
看著他們及周遭人的婚姻,我發現,婚姻其實和信仰很像,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